近几年,教师编制考试加大了对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的考察力度。从各市区考题来看,常出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部分地方还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这里我们就这部分内容为大家详细梳理一遍。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学制,即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一、壬寅学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一年是为农历壬寅年,亦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法律规定的学校系统。只可惜,由于壬寅学制制定过程太急导致不够完善,再加上清政府内部的打压,最终没有得到实施。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由晚清大臣张百熙制定。壬寅学制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将教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
该学制的特点:第一,注重实业教育。第二,注重国民教育。第三,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第四,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
二、癸卯学制
1903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吸收了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重新制订学堂章程,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即癸卯学制。因制定颁布于农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教育体系划分为三段七级,全学生共计25-26年。此外癸卯学制中还划分了师范教育,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还建立了实业教育系统。
癸卯学制是一个男性教育学制,轻视女子教育。癸卯学制从1903年公布,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
三、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912年9月颁布《壬子学制》后来逐步修复和补充新学制,至1913年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学制,即《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规定, 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在教学内容上充实了自然学科,明令废除受教育权性别和职业限制对男女开设了不同学科,规定男女可以同校,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四、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为区分壬子癸丑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壬戌学制"。平时我们遇到的"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以及"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指的其实是同一个学制。
壬戌学制主要是采用当时美国的"六三三制",说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军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不是盲目的尊崇美国教学制度,而是结合中国的教思想。融为一体。
壬戌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壬戌学制的主要特点是:①缩短小学修业年限,延长中学修业年限。②若干措施注意根据地方实际需要,不作硬性规定。③重视学生的职业训练和补习教育。④课程和教材内容侧重实用。⑤实行选科制和分科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习题演练】
1.简述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同癸卯学制比较的,进步之处在于哪里?
参考答案:1912年至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第一次系统的改革,它与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进步:
(1)它缩短了教育三至四年,使教育易于普及;
(2)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初等小学男女同学,中等以上学校专门设立女校;
(4)在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内容;
(5)改进了教学方法。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顺利通过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编制考试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程学校”。我们会不定时推送最新的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