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年的教师编制考试真题来看,教师观考察比较多。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容易答错的知识点。尤其是教师观第二、第三两条,如果不花费一番功夫理解,大部分的考生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接下来,我们对教师观易错知识点进行重点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熟练掌握,在教师编制考试过程中不丢分!
首先我们来看教师观第一条。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从语义上看,这是在说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因为我们不是学生的命令者,更不是胁迫者。在教导学生学习时,老师要转换课堂思路,不再纯讲述式的迫使学生被动学习,更多的是给予一些方法上建议与指导。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一条针对目前的新课程体系,具体表现为要求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
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一系列措施,将“旧课”变为“创新课”。同时,通过研发读本,提升对课程的认识与创造。这一条内容核心在于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第二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研究,更多地是指重在反思,指的是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改进与提高作出的探索。比如,向老教师请教,同时征求意见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授课方法,了解课程模式与思路;也可以是查阅书籍,严格对待自己的教学,对待每一个细节都强调反思,加强相关的知识储备。这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指向教学反思!
第三条社区型开放教师指的是教师在社会环境内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言传身教的意识与责任心。
下面举两个例题,并加以分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1.王老师兢兢业业,做学问严格而扎实,本来是大专毕业的他,通过每天向老教师学习,记录自己的感悟并整理成《听课如何更高效》、《如何让语言变得有趣味》几本书,获得了其他老师的一致认可,学生给他提的问题,他也一一记录,并在班会时间与学生讨论,激发了班上学生的学习热情。王老师的做法表明他强调:
A.帮助困难学生,引导品德习惯
B.强调学思结合,教育与研究并重
C.王老师的行为标明他处于关注生存时期
D.王老师做到了校本研发
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具体原理的广义应用与解释。可以看到每一句话都没有我们的原理内容,但是结合意思来判断就比较明显,第一条强调品德发展与促进,与提议不符,题目中所介绍的情景一般都是老师如何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改进的,与之对应的话,B最为符合。
2.周老师在得知班上学生的学习特点后,根据高中物理课程大纲,结合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开发了“物理是数字的政治”一课,广受学生好评。题目中所说的周老师,他扮演的角色是:
A.周老师强调对教学的反思,并通过新课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B.周老师能够改变授课思维,做到了新课程的建设者
C.周老师随意更改教材,会对学生的考试产生不良影响
D.周老师的课程虽然很新颖,但是不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
答案:B.解析:显然这道题与刚才那一道形式上差不多,看着好像都是老师做了点啥,学生怎么怎么样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前一道题是关于教师行为做法上的改变,是为了促进教学的,而后一道题则是针对课程本身的,所以,差之一毫,失之千里。
希望大家在今后做题中,必要的部分要咬文嚼字,更加细心的审题,在将来的考试和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以上就是我们提供给大家的有关“教师观”的解读。(注:复习的时候,书本知识巩固与习题练习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顺利通过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教师编制考试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程学校”。我们会不定时推送最新的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