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本)指出,教师职业道德包含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及终身学习这六条。其中,“爱”与“责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与灵魂。
本篇主要就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这个知识点进行解读。(也是教师编制考试常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它要求教师要具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关爱学生”可以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对待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可以理解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袒。
二、学生的权利方面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可以理解为教师应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学生权益受到危害的时候挺身而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三、学生日常行为方面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可以理解为教师须尊重学生,不恐吓、羞辱以及体罚学生等一系列有辱人格尊严的事情。类似罚抄、罚站都一些不合理的举措都属于变相体罚。这也是出现在教师编制考试中的常考考点。
而针对考试中常出现关爱学生的考点,一般都是在“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其中对于“变相体罚”需要进行合理的考量。
例如,“小学生未完成作业,教师令其抄写生字词三遍。”这一案例不属于变相惩罚。一是因为完成作业本身就是学生的义务,而教师也有权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生字词抄写三遍也是属于在合理范围内。
再比如:“小学生为完成作业,教师令其抄写全部课文三遍。”这一案例内容则是变相乘法。因为课文内容较长,三遍是小学生难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在作答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境,合理谨慎地进行作答。
以上就是苏程老师为考生整理的“关爱学生”知识点复习参考资料。(注:复习的时候,书本知识巩固与习题练习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顺利通过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教师编制考试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程学校”。我们会不定时推送最新的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