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  > 笔试备考 > 公共教育 > 心理学

教师编制考试知识点丨常见心理效应


教师编制考试对一些常见的心理效应的考察比较多,往往以例子反选的形式出现,或者概念反选。所以,备战2019年教师编制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着重掌握各个效应的含义以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破窗效应

如果一个房子的窗户破了,没有修补,那么不久后,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如果一面墙出现了涂鸦没有清洗,那么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二、涟漪效应

又称“模仿效应”,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

其含义为:在一群人中,若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没有对这种不良行为进行及时处理,那么就会出现类似的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起初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会更加严重。

直观来说,该效应描述的是往一湖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到很远的地方。

三、波纹效应

在学习集体中,当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使用惩罚措施,采取讽刺、挖苦等伤害学生人格尊严的做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以及抗拒现象的出现,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

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会下降甚至于会消失不见。在教学中,教师若任由该效应的发生,那么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恶劣影响。

四、等待效应

其含义为: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在教学中,善加利用该效应的作用,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对新学习材料的等待心理,以提高学生自学的动力,加强学生学习的心向,能够有助于前后学习内容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等发生积极的变化。

五、奖惩效应

其含义为:通过对学生行为采用奖励或惩罚的外部手段来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最终带来行为的强化或弱化。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等正向奖励措施,常常能激发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学生应侧重精神奖励。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并不断升华。当然,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措施,在运用惩罚时要注意用语得体、适度以及就事论事,惩罚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惩罚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如何改正。在运用奖惩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以上就是苏程老师为考生整理的“常见心理效应”的相关知识。(注:在备战教师编制考试的过程中,要做到书本知识巩固与习题练习相结合,这样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最后,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教师编制考试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程学校”。我们将不定时推送最新的相关资讯。

苏程学校微信公众号.jpg

苏程教育

欢迎在线留言,你可能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如何改进的建议。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227号金轮峰华3楼305-307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799-0188 微博:苏程学校 Copyright @ 苏程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40301号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苏程/ 教师招聘信息/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联系我们 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