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  > 笔试备考 > 公共教育 > 教育学

教师编制丨复习备考考点(二)


26. 试述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

2)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

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 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及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8. 品德不良原因及措施

客观原因:

家庭方面学校方面、社会方面

主观原因:

1)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

2)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3)道德意志薄弱;

4)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5)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措施:

1)消除心理障碍、动机障碍、认知意义障碍、情绪障碍和习惯惰性障碍;

2)抓住时机,引起内心震动;

3)提供典型事例,明确是非观念;

4)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5)增强抗诱惑的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6)针对个别差异,选择矫正措施。

29. 简述智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传授知识

2)发展技能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30. 简述体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增强学生体质。

2)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体育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31. 简述美育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32. 简述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德、智、体、美四育。

关系: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各有各的任务,不能相互替代),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具体阐述……

33. 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

1)社会发展的要求

2)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4)学科发展

34. 试比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不同

1)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去获取直接经验。

4)从评价方式上讲,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35. 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著名的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泰勒于194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课程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中提到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教育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6. 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1)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并在学校中实施。

2)学校文化、学校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社区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3)开发活动是从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出发,为本校学校和学生发展服务。

4)既要与国家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又能形成学校特色;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能满足个别学生发展的需求。

37. 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的表现形式通常包括:

1)课程计划(2)课程标准(3)教材

38. 简述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有利于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38. 简述教材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1)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39.课程实施基本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0.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即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1. 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1)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个性

3)增强体质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2.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3. 试述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类似考题:有人认为“智育”就是“教学”,试评价这种观点。

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2)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还要完成其他任务,如体育、德育、美育等(全面发展)。

3)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心环节)。

44. 简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类似考题: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主要观点有:

1)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教学的过程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

3)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师生关系)

4)教学的方法是非指导性教学

45. 简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类似考题: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只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即知识不是绝对的、确定的,而是相对的、动态的)

2)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而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说的“同化”、“顺应”相一致)

3)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一致)。

4)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进行意义建构的主体。

46.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首先,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其次,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指导性

47. 影响课程管理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48. 维持课堂纪律策略

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4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50.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1)传递——接受式(是我国中小学一直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2)自学——辅导式

3)引导——发现式

4)情景——陶冶式

5)示范——模仿

苏程教育

欢迎在线留言,你可能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如何改进的建议。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227号金轮峰华3楼305-307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799-0188 微博:苏程学校 Copyright @ 苏程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40301号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苏程/ 教师招聘信息/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联系我们 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