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  > 笔试备考 > 公共教育 > 教育学

教师编制丨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编制考试中属于常考知识点。在一些书本教材上,很多的题目解答都需要运用到因材施教。这里,我们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地解读。

因材施教这一词汇,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呢?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觉得应该是孔子事实上,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过因材施教这一观,。但他却是最早做出这一行为的人

后来,朱熹把孔子的一系列言行进行总结,总结出“夫子施教各因其材”的论断。《论语》中我们找到这样一句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侧面地对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了描述。

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个别差异性这一说法它指的是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例如男生女生之间的群体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需得对症下药。这给我们带来的教学启示是因材施教。

在教师的劳动特点当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体现出因材施教这一内容。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上。

在教学组织形式中,我们也有有关因材施教的内容例如,班级授课制由于它是一种大面积培养人才的形式这就导致教师很难进行因材施教与之相反的个别教学制,是历史记载中最早出现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那个时候,学生不多,因而教师能够一个一个的教,所以能够实行因材施教。

在教学原则德育原则中,均有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这里,我们要记住这两个原则的贯彻要求。

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德育原则的贯彻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题目来巩固一下。

 

1.在我国,首次对孔子因材施教进行总结概括的思想家是 

A.王守阳 B.朱熹 C.董仲舒 D.荀子

【答案】 B

解析: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学——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2.子路问孔子:“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1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

2该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体现的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基本涵义: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创造条件。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学——教学原则——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得偿所愿,顺利通过教师编制考试!

教师编制考试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苏程学校”。我们会不定时推送最新的相关资讯。

苏程学校微信公众号.jpg

苏程教育

欢迎在线留言,你可能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如何改进的建议。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227号金轮峰华3楼305-307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799-0188 微博:苏程学校 Copyright @ 苏程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40301号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苏程/ 教师招聘信息/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联系我们 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