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招聘  > 笔试备考 > 人文百科时政 > 苏南人文

苏州民俗风情


(一)戏曲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

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坛二百余年。在昆剧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以及很多的著名作家,为后人留下许多著名的传奇剧本,如昆剧《牡丹亭》、《窦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于2004年4月重新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场,场场爆满,并且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为昆剧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绣

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不过现已遍布大江南北。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其时流派繁衍,名手竞秀。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苏州婚纱

苏州的婚纱也是一绝。苏州虎丘婚纱位于苏州城北,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虎丘是苏州专业从事婚纱制造、批发的生产基地,为中国两大婚纱生产基地之一。

(三)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

民间传说在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吴地有一种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曰“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之一。此外,当地人还会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苏州人文.jpg


上一篇: 常州人文历史 下一篇: 苏州历史
苏程教育

欢迎在线留言,你可能有的问题,甚至我们如何改进的建议。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227号金轮峰华3楼305-307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799-0188 微博:苏程学校 Copyright @ 苏程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40301号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苏程/ 教师招聘信息/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联系我们 救护车